0

    网络时代的私人复制(一)

    2023.07.02 | admin | 119次围观

    在传统版权法中,私人复制一般都属于合理使用,不受版权人控制。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复制的经济属性和技术特点都发生了根本变化,私人复制日益普遍,给版权人的利益带来巨大冲击。版权人自然不愿继续坚持“私人复制都属于合理使用”的古训,而代表作品使用者利益的社会公众也势难接受版权人完全控制私人复制的主张。事实上,即使在网络时代,基于公众利益和公共政策的需要,合理使用制度仍然有存在的余地。有鉴于此,本文试结合国外最新文献对与网络时代私人复制相关的问题作些探讨。[1]

    传统版权法是建立在复制权基础之上的,“在版权保护的历史上,复制权即作者自己复制和授权他人复制其作品的权利一直是版权人所享有的核心权利。”[2] 因此版权法中私人复制问题研究:从印刷机到互联网,各国版权法无一例外地授予作者或其他版权人复制作品的权利,但复制

    权的效力范围却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

    在印刷技术发明之前,复制成本十分高昂,复制还不具有经济上的意义,根本没有必要对作品提供法律保护,也就是说,作者并不享有复制权。随着印刷技术的出现,图书生产成本降低而且可以成为商品,能够为印刷商或者作者带来收益,与此同时,大量的复制与传播使得印刷商或者作者无法像控制手抄本那样控制、管领自己的无形财产权,从而产生了给予特殊保护的需要。 [3]于是,法律赋予作者及其他权利人复制作品的专有权。在整个印刷版权时代版权法中私人复制问题研究:从印刷机到互联网,复制权的效力一般

    不及于非商业性的私人复制行为,因为在这个时代,一般公众并不具备印刷作品的能力,私人复制基本上还依赖手工抄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标签: 版权
    发表评论